日常生活中需要我们签字的场合非常多,殊不知每一个签字的背后,都有其特定的法律意义。

我们在合同上或其他重要的法律文件上签字,应该怎么签呢?首先,应该按照同时期惯常的书写方式书写姓名,而不要刻意书写正楷等文字;其次,自然人签名时,应签署真名,并应签署全名;再次,签字时应签署具体日期,签约时间可能影响合同成立、生效及法律适用、权利义务等;最后,在合同正文下方空白处注明“以下无正文”或“以下为合同签署栏”,且不要预留不必要的空白,以免出现变造合同的风险。

以企业在对外签订合同时为例,谁可以在合同上签字?首先,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可以在合同上签字;其次,持有有效委托证明文件的委托代理人,以及直接相关的职务负责人,也可以签字,但从风险预防角度出发,应尽量促使职务代理人转化为委托代理人。

签字里面有学问,跟风险管理密切相关,签字要谨慎,责任须自负。

扫描二维码

原标题:《【普法小新】签字应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