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福建省新能源科技产业促进会)

一、未来新十大万亿产业发展背景

1. 未来新十大万亿产业赛道竞争面临的形势

引领型国家通过全方位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先进制造、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新代通信等全面领先优势。

2. 十大万亿产业新领域新赛道发展意义

二、梳理国内外新十大万亿产业赛道布局

1. 国外新十大万亿产业赛道布局

2. 国内新十大万亿产业赛道布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围绕制造业“主战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3. 我国重点省市新十大万亿产业赛道

北京市重点发展方向

上海市重点发展方向

4. 知名研究机构新十大万亿产业热点

5. 构建我国新十大万亿产业重点赛道目录

三、聚焦2025年新十大万亿产业赛道

2025年未来新十大万亿产业赛道

赛道1: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

北京将持续支持大模型前沿研究及应用发展,推动大模型深度赋能重点行业关键生产环节。

出台《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等,力争到2025年达到3000亿元,辐射产业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

拥有众多的大模型创新主体,有超过120家大模型相关创新主体居全国首位。

上海将进一步探索大模型的新型开源和推广模式推出更多具有示范性、标志性的应用场景。

上海发布《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支撑大模型的创新能力、提升创新要素供给能力等四方面加速大模型发展。

模速空间”2023年9月投入运营,已集聚100余家大模型企业带动周边落地200多家AI企业。

赛道2: 高级别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方案、计算芯片核心传感器、高精度地图等技术和产品不断选代。

赛道3:商业航天

世界上第一座为特定目的建造的商业太空发射场。

提供太空旅游服务,2023年6月29日,维珍银河成功进行了首次商业太空飞行,成为商业太空旅行新的里程碑。

下一步维珍银河将关注利用其高超音速航天器进行亚轨道飞行。

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航天创新发展高地。

政策先行:《北京市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

布局清晰:“南箭北星”产业布局初步形成。

成果丰硕:”北京三号“,"女娲”,“天启”等。

赛道4: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

京津冀地区机器人产业布局合理,形成错位竞争、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

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高层次人才集聚优势,重点聚焦高端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等方向,加快提升本体核心零部件自给率,打造机器人产业链式集群优势。

北京、天津、河北机器人产业形成了错位互补的良好局面。

长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生态完善,产品应用阶段成果显著。

依托国内外先进龙头企业和高校的示范集聚效应,已建立完善的机器人产业生态,正在走向产品应用阶段,涌现了一批创新能力强、成果转化快的企业。

形成以上海、昆山、无锡等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已集聚一批国际国内知名机器人制造企业和应用企业,区域机器人产能占全国50%以上。

珠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链完整,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及一体化发展。

充分发挥制造业规模优势,推动工业机器人在高端制造及传统支柱产业的示范应用,并持续聚焦商用服务机器人赛道形成了从关键零部件到整机和应用的完整机器人产业链。

深圳、广州和佛山三座城市的机器人产业具有明显的优势。

赛道5: 新型储能(固态电池等)

美国: 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气能储能等方面技术处于领先水平。

日本: 掌握了膜材料、催化剂等关键核心原材料和关键核心设备在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方面具备一定优势。

中国: 锂电池储能、浓液流电池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截至2023年底,全球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了91.3GW,同比增长近两倍,其中里离子电池装机占据主导地位。

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首次超过抽水蓄能,达到78.3GW,功率和能量规模分别同比增长126.5%、147.5%。

锂离子电池储能成为市场占比最大的储能技术,达到55.2%。

全钒液流电池和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落地成本下降空间较大,可达30%左右。

液流电池、压缩空气、钠离子电超级电容、铅碳电池等大容池、量、长周期储能技术有望加快取得突破和应用。

赛道6: 低空经济/通用航空

1. 低空经济主要包括航空器和地面设施的制造飞行运营保障服务以及各类应用场景等相关产业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低空飞行活动为重心,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低空智联网等技术组成的新质生产力,以载人、载货以及其他作业等多种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和低空飞行保障等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型经济形态。

2. 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加快推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美国: 通过前瞻性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在低空经济领域取得了先发优势·欧洲:通过制定统一标准以及各国特色化发展模式,共同推动了低空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日本: 通过航空制造业战略转型和区域聚集发展,积极引领低空经济创新与增长巴西:通过市场导向和差异化策略,重点拓展其通用航空支线市场。

3. 我国低空经济处于产业跃升关键时期,低空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体系快速健全,产业生态进一步完善

我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环境持续向好,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多部委及各省市积极出台相关产业政策百余项。

以电动化、智能化、无人化为主要特征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无人机等航空器成为低空经济未来主要技术方向。

低空应用场景将持续拓展,“低空+物流” “低空+农业” “低空+巡检” “低空+文旅”等多种终端应用场景将持续激活新型消费潜力。

赛道 7:清洁氢

技术路线明确

国际能源署IEA定义清洁气为: 以可再生资源为动力通过电解生产的氢气(绿色气气),以及以天然气为原料,结合碳捕集与封存(CCS),通过甲烷蒸汽转化生产的氢气(蓝色氢气)。

涵盖碱性电解(ALK)、质子交换膜电解(PEM)、固体氧化物电解(SOEC)和阴离子交换膜(AEM)四种技术路线

重点产品

目前,碱性水电解制气在我国绿气项目中占主流地位,电解水制氢核心单元一碱性电解槽是关键产品。2023年,市场上碱性电解槽的出货量占95%以上,2022年发布碱性电解槽新品的企业共有19家,2023年增加至27家,未来10-20年碱性电解槽还会占据主导地位。

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电堆、综合服务、膜电极、其他(建筑领域发电领域等)、双极板、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空压机、液态储氢等行业细分领域融资热度较高

国际能源署在其最新发布的2024年全球气能源市场的报告中预测,中国在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绿氢的电解槽装机容量方面将占全球近七成的份额,市场潜力可期。

彭博全球环境基金(BNEF)最新数据显示到2030年,美国、欧洲和中国将占据全球清洁气生产的80%市场份额。

赛道8: 算力芯片

显著提升了人工智能的效率和灵活性,包括GPU、TPU、NPU、ASIC、FPGA等架构。

GPU(图形处理器): 具有高度并行计算能力和成熟的软硬件生态。英伟达的GPU架构经历了多版本选代,包括A100、H100、H200到B200系列,性能、能效和适应性方面取得了显著提升。

全球算力芯片市场正步入高速增长期。据MarketsandMarkets预测,2024-2029年全球AI芯片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4%AlliedMarketResearch预计2020-2030年全球AI芯片市场增长十倍以上。

赛道9: 细胞与基因治疗

赛道10: 元宇宙

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中心,在元宇宙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硅谷汇集了Meta、Apple、Google等科技巨头。

优势在于: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完善的风险投资生态+高素质人才聚集+产学研深度融合。

高度重视元宇宙产业发展,成为引领中国元宇宙技术创新和应用的核心区。

先后发布《北京市促进数字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关于推动北京互联网3.0产业创新发展的工作方案(2023-2025年)》。

北京已汇聚了一批元宇宙领域的领军企业和科研机构,如百度、字节跳动、XREAL、小米等。

四、未来新十大万亿产业赛道发展建议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