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阿华级战列舰是美国海军在上世纪 30 年代末期为应对日本大和级“超级战列舰“威胁所研制的新一代主力舰。在以恪守海军条约 45000 吨排水量限制为前提,美国工程师成功打造出配备 9 门 406 毫米主炮、航速高达 32 节的高速战列舰,这在当时属于独一无二的成就。首舰衣阿华号于 1940 年在纽约海军造船厂铺设龙骨,1943 年 2 月正式服役。其早期任务主要为太平洋战场航母战斗群提供护航支援,同年 11 月参与了吉尔伯特群岛战役,拉开了美国对日本战略反攻的序幕。

1944 年初,该舰为马绍尔群岛空袭行动提供防空掩护。2 月 16 日,衣阿华加入第 58 特遣舰队投入歼灭特鲁克日军舰艇的任务;3 天后,她在炮战中凭借雷达火控优势连续对日军野分号驱逐舰形成跨射,创下了人类海战史上火炮跨射最远的记录。1944-1945 年,衣阿华号迎来了服役后的首个作战高峰时段,她先后参与了菲律宾海海战、莱特湾登陆支援行动,并于 1945 年在硫磺岛、冲绳战役中发挥主炮火力摧毁了大量日军永备工事。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投降当日,衣阿华号偕同姊妹舰密苏里号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战争结束后,衣阿华号曾一度退役封存,直到经 1951 年现代化改造后重新入役参与朝鲜战争,执行对朝军阵地及交通线的海岸轰击任务。1980 年代经大规模升级后,她获得发射战斧巡航导弹及鱼叉反舰导弹能力,整体作战能力大有提升。

1987 年,衣阿华号加入中途岛号航母战斗群介入两伊战争。1989 年在一次射击训练过程中,衣阿华的二号炮塔发生爆炸事故,这场悲剧共造成 47 名水兵丧生,此次事件后衣阿华号最终退出现役。目前该舰作为浮动博物馆永久停泊于美国洛杉矶港。